我國高端儀器行業2021年的發展趨勢及所面臨的機遇
近年來,國產儀器技術研究與產品開發已見成效,部分高端儀器業已實現國產化。但由于儀器研發基礎較為薄弱、技術積累相對不足、自主研發高端新產品能力不強、關鍵器部件"空心化"等原因,高端儀器進口依存度高的難題仍未得到有效化解,國產儀器研發制造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依然存在一定差距。
在由儀器制造大國邁向儀器制造強國的奮進之路中,如何盡快提升高端儀器國產化水平,如何加快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儀器,現已成為儀器行業不容忽視且迫切需要破解的重要問題。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儀器制造企業主營業務逾10億元的不過10來家。
以電子測量器為例,全國范圍內年銷售額逾10億元企業僅有1家,年銷售額逾億元企業不過數家。盡管在國家相關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我國高端儀器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
但是從整體上看,我國的高端儀器行業還是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的。核心技術缺乏、高精尖產品嚴重依賴進口、儀器儀表產品同質化嚴重、生產工藝落后、研發能力弱、精度不高等問題的凸顯,為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嚴峻的挑戰。2019年我國國產高端儀器產量占比約20%,達到220萬臺。
節能環保、食品安全等要求釋放行業需求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生活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而全球食品安全、環境污染等問題卻日益突出,因此各國政府機構在食品安全檢查、空氣污染治理、環境監測等領域的要求越來越高。
我國已頒布了多項政策法規對產品標準做了規范,一方面眾多消費品生產企業尤其是作為消費品制造基地的中國企業,必須將通過精準的分析檢測保證自己的產品符合國家的要求;另一方面政府質量管理部門、環保、海關等監督機構也必須借助于先進的實驗分析儀器進行充分的市場監管。
實驗分析儀器制造商及相關產業需要不斷開發新產品、研制新技術來滿足市場日新月異的多樣化、高標準需求。因此,下游行業巨大的發展潛力必將推動實驗分析儀器及相關產業市場需求的釋放。
影響高端儀器行業運行的穩定因素
我國實驗分析儀器的發展起步較晚,但是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在相關產品的研發與制造技術已取得較快的進步。
特別是近年來,部分國內先進儀器設備生產廠商已開始研發并掌握部分核心技術,如多通道全自動固相萃取技術、全自動聯機處理技術等,使得國內樣品前處理技術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升,提升了產品整體性能,為實驗分析儀器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影響高端儀器行業運行的不利因素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以及社會對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節能高效等問題的愈加重視,國內市場需求不斷增加,國際先進的大型分析儀器生產廠商紛紛加強對中國市場的開拓。
這些跨國企業經過長期的發展,擁有先進的技術、豐富的生產管理經營以及相對較為成熟的生產工藝流程,形成了自身優秀的品牌形象。國內企業雖然近年來發展較快,但與國外先進生產廠商相比,無論技術水平還是規模實力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國外企業的進入使得國內產業的競爭格局進一步加劇。
我國高端儀器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
我國科學儀器市場潛力巨大,儀器需求十分旺盛,已經成為世界儀器增長的強勁動力。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科研固定資產投資當中儀器設備采購費用約占60%,科研經費投入當中儀器采購費用約占25%。據海關有關數據統計,每年我國從國外引進儀器費用在800億元左右,并逐年增長。
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發展空間,我國將著重培養世界有影響力的尖端儀器企業。
國家相關科研計劃集中使用,集中有限資金,集中科研投入,加強基礎保障條件建設,建立國家級儀器研發中心、國家級儀器規模化批量生產基地,按照國家“培育一批尖端科學儀器制造企業”發展戰略要求,重點培養世界知名的大型綜合儀器企業和有特色的中小儀器企業,打造世界知名的儀器品牌。
2021年中國光學顯微鏡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中國是全球光學顯微鏡制造中心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了全球光學顯微鏡制造中心,同時受益于科研機構、醫療衛生等下游市場的穩步發展,我國光學顯微鏡近年來不斷發展。
雖然2020年疫情的爆發使得中國光學顯微鏡受到一定的影響,但是由于光學顯微鏡在科研、醫療、工業生產和教育學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些行業是國家持續推進發展的重點行業,未來將有望推動中國光學顯微鏡行業市場規模的進一步擴大。
中國是全球光學顯微鏡制造中心
早在20世紀70、80年代,全球的光學顯微鏡生產便從日本逐漸轉移至我國,我國目前已能能夠生產95%的教育類和普及類顯微鏡,成為了全球光學顯微鏡加工制造中心。
疫情對光學顯微鏡的需求有一定影響
近年來,受益于科研機構、醫療衛生等下游市場的穩步發展,我國光學顯微鏡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5年達到15億元,2019年為25億元。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全球與中國對光學顯微鏡需求有所下滑。
根據Reportlinker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光學顯微鏡市場約占全球光學顯微鏡市場規模的9.91%。結合全球光學顯微鏡市場規模數據(2020年為39億美元),由此可測算出2020年中國光學顯微鏡市場規模約在24億元(以6.7匯率換算)。
寧波生產了全國80%的光學顯微鏡
目前,我國光學顯微鏡的生產廠商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根據“企查貓”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2月末,在我國儀器儀表制造業中,經營范圍中涉及光學顯微鏡制造的在業企業集中分布在華東地區,約有165家企業,數量占比約78%,其次是華南地區,主要分布在廣東省,數量占比約8%。
注:以上數據截至2021年2月末。
位于華東地區的寧波是中國光學顯微鏡最大最具實力的產業基地。據2019年11月于寧波舉辦的第33屆ISO據/TC172/SC5顯微鏡和內窺鏡國際標準化會議中披露的信息顯示,寧波光學顯微鏡產量占到了全國的80%以上,成為國內最大的光學顯微鏡生產基地,2019年,寧波市光學儀器產量為343.04萬臺。
光學電子產業是寧波市重點培育的“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電子信息”產業之一,具有科技含量高、制造精度要求高等特點;形成了從機械、電子等基礎材料到設計、加工、集成的完整產業鏈,涌現了永新光學、舜宇集團等龍頭企業,其中,永新光學還主導制定了光學顯微鏡國際標準ISO9345,成為了該領域首個由中國企業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的企業。
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6億元
光學顯微鏡在科研、醫療、工業生產和教育學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意義,如通過顯微鏡發現與人類發育有關的基因,清楚地證明了它們在生命科學中的重要性。
未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與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科研、醫療、工業生產等的進步,對光學顯微鏡的需求將會擴大,同時我國光學顯微鏡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軟件技術的發展等因素也將推動對光學顯微鏡的需求,預計2026年,中國光學顯微鏡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6億元。
- 上一篇:公司新網站正式上線
- 下一篇:頂松秤重控制器成功應用于籠養雞行業
Copyright ? 2020杭州頂松自控設備有限公司 浙ICP備2021031924號-1